原文:You Weren't Meant To Have A Boss 作者:Paul Graham March 2008, rev. June 2008 译者对一些语句进行了扩充以便理解。另外,受学识与经验所限,一些细节可能翻译有误。
科技会倾向于把我们的「日常」从自然中剥离开。但我们的身体并非被设计来享用那些富裕国家人民常吃的精制加工食物,也不是被设计来久坐或平躺的。相似的问题可能也存在于我们的工作方式中:一份看似很平常的工作可能就如同精制面粉与糖对我们身体造成物理损伤一般,对我们的智识造成伤害。
我是在同创业者们共事多年后开始顾虑这一点的。在接触了超过200位这类人以后,我发现为自己工作的程序员和供职于大公司的同行们之间有着显著的不同。我不是要说创业者们看上去更幸福,尽管这是必然的。实际上,创建一家公司还将面临巨大压力。或许我该这样说,「创业者们更幸福」就好比「长跑过后你的身体会比坐在沙发上吃甜甜圈更加愉悦」。
尽管创业者的工作方式在统计上是少数,但似乎这是对人类而言更加自然的工作方式。
我去年待在非洲,在野外看见了许多原本只能在动物园见到的动物。它们看上去迥然不同,特别是狮子。野生狮子仿佛比动物园内的活泼了十倍,似乎已经是另一个物种。我猜,就像一个为自己工作的人类会感受更好,对于狮子这种狩猎动物而言,野外生活也一定更棒。动物园的生活是更简单,但狮子并不是为那种生活而设计的。
那些树
什么是为一家大公司工作时最不自然的呢?问题根源是,人类就不适合在一个大集体中工作。
如果你观察野生动物,就能发现另一件事:每个物种都有其各自最为繁荣的特定规模。一群黑斑羚中通常有会100只成年羊;对于狒狒,这个数字大概是20;而生活在一起的狮子则通常不到10只。人类似乎也适合工作于特定群体中。根据我阅读的有关狩猎采集社会的内容、关于组织的研究以及我的个人经验,理想的团队大小应该是这样:8人团队可以工作得很好;当达到20人时,团队就变得难以管理;而一个50人的团队就已经十分笨重。[1]
无论上限是多少,可以明确的是,我们显然不适合与大几百号人一同工作。但事实上(主要是科技而非人类本能造成的),大量的人都供职于拥有成千上万员工的组织。
公司知道人数过多的团队难以有效工作,于是这些公司将自己划分为数量更小的单个部门。但是为了协调这些部门,他们不得不引进一种新事物:上司们。
这些小部门团队通常按照树形结构组织着。你的上司就是你们团队赖以附着到大树的节点。当你使用树形结构将一大群人划分成众多小团队,一些奇怪的事情就会发生,而我还没见人把它说清楚过。在你们团队上一级的团队中,你们上司代表着你们整个团队。一个十人的管理团队就不仅仅是十个人在一起工作那么简单了。它是一个「团队」的团队。也就是说,当十个管理者只是作为个体在一起工作时,各位管理者下面的团队就不得不表现得像一根绳,一个人。于是在上层团队中,每位管理者和TA的下属团队不得不共享一个自然人的自由。
事实上,一群人绝不可能表现得像是一个人。但在按照树形结构组织的大型机构里,压力总会迫使大家这样做。组织内的每个小团队都尽力表现得好像它们的规模刚好适合人类相互协作。这也正是创建这种树形组织结构的目的。当这种「十个人共享一个人的自由度」的现象在组织内传导,每个人最终分享到的自由度就和树形结构的大小成反比。[2]
每个曾在大型组织工作的人都感受过这一点。你能察觉到在100人公司与在10000人公司工作的区别,即使你所在团队只有10个人。
玉米糖浆
大型组织中的一个十人团队就像一种虚假部落。你需要接触的人数倒是比较正常。但有某样东西缺失了:独立自主性。狩猎采集社会中的部落就拥有更多自由。部落领头人是有比其他成员稍多的权力,不过他们通常不会告知别人该做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做,但上司会。
这并非你上司的错。问题症结在于,在你们上一级的团队里,你们整个团队只是一个「虚拟的人」。你上司也只是这种限制传导于你的通道。
所以在大型组织的十人团队中工作时,你会感觉「好像对又好像不对」。表面上,似乎这就是适合你工作的团队类型,但有些重要的东西缺失了。一份大公司的工作就像富含果糖的玉米糖浆:它有一些你注定会喜欢的特性,但同时却极度缺乏你所需要的其他东西。
真的,为了解释常见的这些工作有什么问题,食物是一种绝佳的隐喻。
举个例子,在大公司打工就是默认选择,至少对于程序员而言。这样做有多不好呢?食物已将其展现得淋漓尽致了。你随便到如今美国的任何一处地方去,环绕四周的几乎所有事物,都对你有害。人类不是进化来吃精制面粉、白砂糖、糖浆以及氢化植物油的。可如果你去分析超市货架上的常见食品成分,很可能会发现以上四种物质贡献了绝大部分的热量。“普通”食品对你极其有害。真正在吃人类应该吃的食物的那些人,可能就只有在伯克利穿着 Birkenstock 鞋子的那些怪咖们。
译者注:翻译时不太清楚上一段最后一句话的语境,可能有些词不达意。Birkenstock 是一个貌似款式不受主流人群待见的凉鞋品牌。
如果“普通”的食物如此有害于我们的健康,为什么它们又很常见呢?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它们能更快带来满足感。可能吃完披萨个把小时后,你会觉得不太舒服,但吃下前几口的感觉棒极了。另外一个因素则是规模经济。生产垃圾食品是一件容易扩张的事情,生产新鲜蔬菜则不然。也就是说,垃圾食品可以做到很低价,于是(厂商们)就可以将更多成本用于推广。
当人们面对如下选项时:a)价格低廉、广告遍地,并且能够即刻带来爽感的东西;b)昂贵、不太了解,并且反馈来得很慢的东西。你觉得大多数人会怎么做?
对于工作也一样。大多数MIT毕业生都想去谷歌或微软工作,因为它们是大公司,是安全的选择,并且一开始就报酬优厚。如果将这种工作比做食物,就等价于他们中午刚刚吃过的披萨。这种工作/食物的坏处只会在将来显现,并且会很快变得不易察觉。
然而,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与早期员工们,就类似伯克利那些穿着 Birkenstock 鞋子的怪咖。尽管他们只是人群中的少数,但他们正按照人们与生俱来应该采用的方式生活着。在这个肤浅的世界里,只有极端分子们过着真正自然的生活。
程序员们
大公司里的种种束缚对于程序员们来说尤其难以忍受,因为编程的核心在于建造一些新东西。公司里的销售人员每天都在说着类似的话术;客服人员都在回答着相同的问题;而每当一个程序被写完,就都不需要再写第二次。所以对于程序员而言,工作内容就是创造新东西。可如果你在个人自由度与组织规模成反比的机构内工作,当你想做些新东西时,就会遇到阻力。
似乎这是个组织成长后不可避免的结果。即使最“聪明”的公司也面临这些困扰。我最近和某个在大学就想过创业的创始人聊了聊,但当时的他最终还是加入了谷歌,因为他觉得能在那儿学到更多。可结果是,他并未如想象般学到那么多。程序员是通过实践去学习的,但通常他无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有时是因为公司不允许他做,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公司的代码“不允许”他去做。在历史代码、大公司流程,以及由其他团队提供接口等带来的种种限制中,他只能做一小部分自己喜欢的事情。他说,在自己创立的公司中学到的东西远比在大公司多,尽管他除了要自己写代码,还得处理各种公司里的其他事物。不过至少,当他写代码时,做的全是自己想做的事。
一个向下传导的阻碍,也会向上传导。如果你不被允许去实现新想法,你就会逐渐失去新想法。反过来也是,当你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你就会产生更多与之相关的想法。为自己工作可以让你大脑变得更强壮,就像一个低限压的排气系统能让引擎运转得更加澎湃。
当然,为自己工作不一定就得创建一家公司。不过,当一个程序员面临加入大公司或创业的决策时,后者可能会让TA学到更多。
你可以通过选择供职公司的规模来调节自己获取到的自由度。如果你创建自己的公司,你将会有最大的自由。如果你选择成为前10号员工,你将拥有接近创始人的自由度。而100人的公司与1000人的公司就不可类比了。
为小公司工作也并不意味着一定有自由。树形结构的大型组织影响的是个人自由度的上限,而非下限。小公司的老板也是有可能选择做一位暴君的。关键在于,大组织(中的团队)是被这种(树形)结构驱使而成为一体的。
那些后果
这种结构对于组织与个体都有其后果。其中一点就是,公司在体积增长后,将不可避免地慢下来,无论他们在保持 “always day one” 这件事情上有多努力。这是每一个被迫选择树形结构组织的宿命。
或者说,如果大型组织不想慢下来,就得避免使用树形结构。又因为存在天然的限制,人们只能在特定大小的团队中好好合作,我能想到用来避免树形结构的方式就只有「没有结构」—— 让(公司里的)每个小组事实上独立,然后像市场经济中的各个实体那样去合作。
这大概是值得探索的。我看已经有些本来就很好分离的业务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但我还没看到任何科技公司这样做。
一家公司其实可以不去塑造自己的结构,它可以保持小巧。如果我是对的,那么在每个阶段都尽可能保持公司的小巧会是件回报十足的事情。特别是对科技公司而言。所以,雇佣最好的人就变得额外重要。平庸的雇员将带来双重伤害:他们做成的事情更少。同时,他们也使组织变得庞大。因为同样要解决某个问题(相比雇佣顶级的人)你需要雇佣更多(平庸的)人。
对于个体而言,结论一样:追求小而美。为大公司工作总要难受的,而且组织越庞大越难受。
在我前些年写过的一篇文章中,我曾建议毕业生们先去其他公司工作几年再创业。现在我要做些修改。如果你想打工,去小公司,而如果你想创业,那就直接开始。
我之前不建议毕业生们立即创业,是因为我感觉他们大多会失败。事实上他们也都失败了。但对于有想法的程序员,做自己的事情并且失败了,也比去大公司好。他们肯定能从中学到更多。甚至,他们也可能收获更好的财务回报。许多人在20多岁时就因为工资增长赶不上花销增长而背上债务,尽管他们第一份工作的报酬还相当优厚。至少,如果你选择创业,即使失败,你也只是零资产,而不是负资产。[3]
我们在投资了如此多不同类型的创始人之后,已经拥有足够多的样本来发现规律了。给大公司打工,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好处。工作过些许年限的人确实看上去比应届生更厉害,但仅仅因为他们年纪更大。
从大公司出来找我们融资的人通常都更保守。很难说(这种保守)有多少程度是大公司的工作经历带来的,又有多少保守是存在于他们本性当中,从而使得他们在一开始会选择大公司。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保守,大部分都是习得的。我知道是因为我见得太多了。
这些经历也使得我相信,为自己工作,或者至少为小公司工作,才是作为程序员最自然的生活方式。来 Y Coombinator 的创业者们,通常自带一种如难民般被糟践过的气质。三个月后,他们都进化了:他们看上去自信多了,就好像连身高都增加了几厘米似的。[4] 说来也怪,他们变得更忧虑了,但同时也变得更快乐了。这就很像我之前描述的生活在野外的狮子。
通过观察打工人进化成创业者,我发现两者的不同主要是由环境造成的,并且大公司的环境对于程序员尤其有毒。这些人在为自己的创业公司工作几周后就重新焕发活力了,因为终于,他们在以人类本就应该采用的方式工作着。
注脚
[1] 当我说人类应该或者被设计成以某种方式生活时,我是指他们是进化成那样的。
[2] 不只是树上的叶子感到痛苦,这种结构对人的限制既向上传导,也向下传导。上司们同样被枷锁束缚着;TA们没法亲自动手,而且不得不通过下属去做执行具体动作。
[3] 不要刷信用卡的钱去创业。用债务去支撑创业公司通常是个蠢招,而刷信用卡则是蠢了又蠢。使用信贷绝对是个坏主意,绝对。它就是邪恶公司为绝望者和蠢蛋挖的坑。
[4] 我们以前投资的创始人都比较年轻(最初我们也鼓励过大学生来申请),所以之前我想过,或许他们确实是长高了一些。
感谢 Trevor Blackwell, Ross Boucher, Aaron Iba, Abby Kirigin, Ivan Kirigin, Jessica Livingston, 以及 Robert Morris 阅读本文的草稿。